柳 琴 戏
(摘自”华东区戏剧观摩演出大会纪念刊”1954年11月上海)
柳琴戏是根据这一剧种的伴奏乐器柳叶琴而定名的,在江苏的新沂以西,山东的泰安以南,河南的归德以东,安徽的光明以北这一片辽阔的地区里面,对农村观众吸引力很大,很受农民欢迎。因此曾被称为拉魂腔。此外,有四平调、拉呼腔、拉喉腔、拉花腔、拉胡腔、拉洪腔、拉河腔等种种纷岐的名称,在安徽则称泗州戏。
约在二百多年以前,柳琴戏形成于山东临沂,以后分三路向南发展,东路经郯城、邳县、新沂、折向泗阳、灵壁一带便成了南路;中路经峄县、徐州而到了涡阳、蒙城;北路经滕县到了徐州和丰县、沛县、萧县、砀山,现在江苏省的柳琴戏剧团集中在徐州市和徐州地区,艺人则各路都有。
据说柳琴戏起源于“太平歌”,这已经是很难考证的了。最早只有拉魂腔的名称的时候,柳琴戏的名称尚未出现。那时山东南部流行着一种敲着狗皮鼓替农村中有灾害疾病的农民开锁还愿的迷信职业,称作周姑子。最早的拉魂腔拉弦而不打鼓,周姑子则打鼓不拉弦,现在的柳琴戏,在表演形式上,是两种形式的综合。所以也有人称为周姑子。柳琴戏在发展中又曾吸收起源于滕县牧羊人唱出来的“溜山腔”三十年前又开始吸收坠子和洋琴的曲调,但仍然保持了这剧种音乐上的特殊风格。
柳琴戏的基础曲调,娃娃和羊子来说,则和山东南部的古典剧种弦子戏(山东西南部称为柳子戏)又有密切的关系,柳琴戏的“娃娃”八句,共五十四个字,和柳子戏的娃娃组织完全一样,唱腔也有共同之处。柳琴戏的羊子和柳子戏的山坡羊也同是十二句,这是一个可以深入研究的问题。
角色的分类方面也有一些特殊之处,如须生不称老生而称大生,和山东的柳腔、茂腔是一样的。兼唱小旦和青衣的称“二脚梁子”。兼唱其他角色的“彩旦”称老拐,小丑又称“勾脚”。艺人传说唐明皇曾在杨贵妃的宫院里把躲在床底下的小丑用脚勾出来的,当然是不足为信的。各种角色的唱腔都各有特点,板眼则一律分为快板、二六板、慢板三种。总的说来较为高亢强烈的,旦角用叠句或花腔的时候很多,艺人称这一种唱法为叶里藏花。
伴奏乐器之中最特殊的是柳叶琴。也就是柳琴戏的主导乐器。不是城市乐器工人的精细出品,而是农村中粗做木匠的作业,琴的形状狭而长,好似柳叶,因此称柳叶琴。琴壳是采用柳树根部向阳的那一部分木材,声音特别响亮,也有用柚木做的,琴面则用梧桐树。此外其它乐器有坠琴,二胡、大锣、小锣、大钹、小钹、板、鼓等。
在表演艺术上可采取的地方是很多的。“小书馆”一剧用登高伫立的手法表现仙女张五姐的回到画上去,恬静的神态给观众以真实的完美的感觉。仿佛真是在悬挂着的一幅名画,或在陈列着的一尊充满着生命的雕塑。“英台思春”一剧,饰演英台的演员用水袖掩盖整个面孔,露出嘴部来唱,以示睡梦中理智所不能控制的对梁山伯的怀念。这一些都是艺人在多年舞台劳动中智慧的创造。丑角的表演在“周公赶桃花”、“拦马”、“喝面叶”、“打干棒”、“拾棉花”这些戏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无论从量从质来说,柳琴戏的丑都是比较突出的。低级庸俗的东西很少,一般都能保持幽默的风格。
柳琴戏的剧目有二百多个。在表演上集中了民间迎神赛会中的种种形式和“目莲戏”有近似之处,如《夏三搬亲》、和《下南湖》,各以两个角色扮演许多人物,保持了民间小戏从“对子戏”再向前发展时的一种特殊形式。柳琴戏有着许多不同风格的剧目,遗产的蕴藏是相当丰富的。
解放以来,柳琴戏的发展是比较快的,尤其近两年来,对于传统剧目的整理和表演艺术的提高是有成绩的。艺人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之下,也表现了一定的阶级觉悟,并有艺人当选为徐州的人民代表,目前在江苏省徐州市有两个柳琴剧团,徐州专区有六个柳琴剧团,计邳县两个、新沂一个、丰县一个,一共八个剧团,主要演员和老艺人则以徐州市的柳琴一团较为集中。他们经常演出的地点除徐州、新沂、丰县之外,还有八义集,运河、贾汪、砀山等地,有时也流动到山东省的枣庄、陶庄等地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