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旧版栏目>>非遗保护>>正文

非遗传承文化为重

  白丁  2013年11月24日 10:08

近日,笔者参观了一个艺术博览会,除了书画作品外,泥塑、年画、刻瓷等琳琅满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也是一项重要内容,各种非遗项目产品明码标价,引来了很多观众参观。如今,各种形式的非遗博览会很多,除了考虑经济和市场因素,这些展会究竟要给大众传达什么理念?

    近十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按照2011年颁布的《非遗法》,四级非遗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都被列入保护名录,在经费、场所、传播等方面得到相应的扶持。多地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成为常态化、品牌化的展会。

    通常在非遗展会结束时,主办方会对外公布展会的签约状况。在商品经济的大环境中,传统的非遗文化和市场有机结合当然是无可厚非的。尤其对一些传统手工艺类的项目来说,产业化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让非遗走向市场、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助于激发其内在活力,为传统文化适应当今社会提供助力。在看到其积极一面的同时,不得不承认目前“繁荣”的非遗保护背后有待商榷的另一面。

    当非遗传承人把非遗产品推向市场,当人们把泥塑、年画当做商品摆在家中赏玩,是否更多地思考过它们所具有的文化价值。前两年一度流行的“神曲”《忐忑》,其作者老罗是外国人。一个外国人能够把自己对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听者无不感到惊讶。在外国人眼中,东方文化颇具神秘感,他们愿意主动去理解、学习。而我们身边存在着众多祖辈流传下来的优秀文化遗产,却少有人去思考其更深层次的文化价值。

    保护非遗文化的深层意义在于保护文化的多样性,唤醒公众的文化自觉意识。现实中,不乏存在这样的状况:非遗传下来的更多的是手艺、技巧这个“形式”,而非传统文化这个实质“内容”。由于传统农业社会许多手工艺是以作坊式、师带徒的形式相传,将文化的精髓传下去。而现代社会,有些已变成了社会传承,作坊式变成工厂生产线式的模式。老辈手艺人对祖先留下的手艺怀有深厚的情感,即使年至耄耋,手中的活儿也停不下,不然心里会空落落的,他们并不奢望靠着自己手中的技艺发家致富。笔者和一些非遗传承人交谈时,不止一次听到“这门手艺已过时,做这个不如在外打工或者干别的赚钱。能沉下心来学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一位传承人曾表示,对于非遗项目,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就是最大的支持。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是“文脉”,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一个地方的非遗往往与此地的文化紧密相连,可以说是地方历史文化衍变重要的见证。非遗传承人在学习和继承的同时,更有义务积极、广泛地进行传播。这种传播不仅仅限于给公众展示自己的手艺,更在于让更多的人了解手艺之中蕴含的文化。非遗不是传承人彰显名利的工具,一个非遗项目的传承人继承了老辈儿的技法,产品远销国内外,却看不到其历史文化的影子,这种传承又有什么意义?

上一条:考棚街,临沂当年的“好莱坞”  下一条:濒危地方戏期待“又一春”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