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戏曲的衰落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实。但是,我们有这么好的民族文化,如果不守护、不继承、不研究、不抢救,就是我们戏曲人的失职。”在6月14日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的“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上,全国政协委员、京剧名家尚长荣的一席话再次道出了在场戏剧界人士的无奈。
近年来,一些地方剧种尤其是小剧种、稀有剧种濒临消亡或已经消亡,戏曲剧种令人担忧的处境已引起广泛关注。
半个世纪消失了上百个剧种
“传统戏曲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王文章告诉记者,有文字记载和演出活动的中国戏曲剧种,上个世纪50年代统计时有368个,到了2005年,这一数字成了267个。“许多地方剧种已经消失或者正在走向消失。”他认为,这不但关系着如何运用民族的艺术形式来表现民族的思想感情,而且也关系着如何将民族的传统表达方式继续延续下去,使之成为现代社会的文化参照。
“戏曲遗产有失传的危险。”近年一直在福建、陕西、湖北、山西等地调研全国剧种现状的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副所长刘文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全国戏曲剧种流失的速度惊人,有的地区平均每两三年就消失一个。不少剧种目前仅剩下一个剧团。大剧种尚且步履蹒跚,小剧种更是举步维艰,“梨园戏”几尽鼓绝,“打成戏”难以为继,“傩戏”鲜闻其音。
剧团生存面临挑战
“过去一个戏连演连满几个月的盛况经常看到,现在一个新戏能演十场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谈到逐渐减少的观众时说,过去沪剧在市郊十县农村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是近年来随着上海市郊城市化步伐加快,沪剧送戏下乡遇到困难,往往演一场换一个地方,不仅演出成本高、损耗大,而且“根据地”的农村观众也有日渐减少的趋势,这些都直接导致剧团的生存危机。
一些剧团一直勉强维持甚至难以为继,演出团体艰难的生存处境无疑使戏曲剧种的生存“雪上加霜”,茅善玉告诉记者,由于演出收入不足,即便是国家级剧团的上海沪剧院也面临资金缺口巨大的困难局面。
经过详细调研的刘文峰说,目前许多剧团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负担重,有的已近溃散;经济状况拮据,工资不能保证,人才流失、断层现象严重;一些濒临消亡的戏曲剧种,资料散落民间,因无经费抢救,艺术遗产有失传的危险;戏曲创作与演出市场严重脱节,演出场所设备陈旧不堪……"福建莆仙戏剧团最优秀的一级演员、戏剧梅花奖得主王少媛,坚决辞去了团长和艺校校长的职务,改行离去。她说,我不能一辈子都耗在戏上,一个月几百元的工资难以维持生计。"刘文峰在向记者讲述时分外遗憾。
保护和抢救慢不得
"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它以特殊的方式折射出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千百年来凝聚其中的思想感情、伦理道德与价值观念,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戏曲剧种的消失,早已引起社会各界关注,如何保护民间戏曲,成为人们不断探讨的话题。参加"中国戏曲剧种保护展"的许多学者和艺术家都指出,民间戏曲必须保护,而且这种保护和抢救的脚步再也慢不得了。
"戏曲剧种必须保护,但保护不是一个浅层次的问题,简单地要求地方政府提高认识,或加大投入,都不近情理,也不切合实际。保护是一个综合性工程。"著名戏曲理论家刘厚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剧种数量众多,分布面广,其文化与艺术内涵各有差异,因而并不是所有剧种都有保护与抢救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在有限的条件下,戏曲保护要分清层次。一些音乐唱腔、表演程式、曲牌曲谱价值不大的剧种,可以优胜汰劣,顺其自然,但必须收集整理资料、实物,留下声像资料;一些有着丰厚文化和悠久历史、却又与现实和市场相脱节的剧种,可以将其博物馆化。当然政府要用特殊政策给其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支持,使其能够延续"香火";还有一些要唤起人们重新认识,促使它们焕发艺术青春。一些比较活跃的剧种,要引导他们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生。
戏曲学者曲六乙指出,领导的重视固然重要,但为文化保护立法更重要。政府应制定相应的保护政策,尽早出台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让文化保护有法可依。"民族戏曲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不能让古老历史文明的深厚积淀在我们的视线里渐行渐远,如何有效保护,需要我们审慎而又积极的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