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旧版栏目>>柳琴剧团>>正文

柳琴戏的传说

  白丁  2010年03月22日 22:19

柳琴戏的传说

(电视纪录片脚本)

(该片获2003年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中华荟萃一等奖)

 

解说:)

    鲁南地区有个地方剧种叫柳琴戏,因主奏乐器柳琴形似一片柳叶而得名。

(《铁道游击队》电影插曲片段……)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电影《铁道游击队》中小坡弹的那个土琵琶,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柳琴!

    柳琴戏,在当地叫拉魂腔,意谓唱腔优美,能把人的魂儿拉走。拉魂腔在鲁南民间流传了数百年,倍受这方土地上人民群众的喜爱。

(演出现场采访群众:)

    答:现在的好听,现在好听。

    问:大娘,你过去听过柳琴戏吗?

    答:不孬,听着可不孬,可好啦。

    答:问他一样不一样,他都知道,他懂戏。

    问:今天唱的这个戏叫什么?

    答:一样,跟过去一样。

    问:过去柳琴戏不叫柳琴戏,叫什么?

    答:叫“拉魂腔”。

    问:你还能唱两句吗?

    答:我哪还能唱?老了,快八十(岁)了,不行了。

    问:你喜欢这个戏吗?

    答:我喜欢。   

(解说:)

    当地传说,大约在二百年前,滕州市东郭镇苏楼村出了文、武俩秀才,文秀才叫苏金门,又名苏来,他酷爱戏曲,唱戏成癖,当地民谚说:苏来不来等于瘟台、苏来不到挫钱十吊。苏家所招的长工佃户,非能唱戏者不取。苏来还自组剧团演出,编写了《老少换》、《郭大姐算卦》、《张梅英赶考》等剧本。他家里的佃农下地干活也得口吐唱词哼着小调。每年秋天,苏家都要种上四、五十亩地的荞麦,专留给前来苏楼村搭班唱戏的艺人们食用,由此苏楼村也汇聚了当时的各路艺人,逢年过节通宵演出,盛况空前。正是由于苏家戏班的广泛影响,他们所居住的村庄由原来的徐楼改为苏楼,沿用至今。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二级作曲:张明奎)

    “当时苏楼有一个文秀才,家庭生活也挺好。他这个人是热戏成癖,爱唱花鼓。管着饭教这些人唱戏,他家里的一些长工必须会唱戏,如果不会唱戏的他不要。农忙的时侯干活,农闲的时侯、就组成班子,在本庄上或者是在周围(村庄)各处去搭班唱戏。因此,他这种唱戏,他这种做法,在鲁南影响很大。一些流散艺人都到他那个地方去汇集,进行搭班唱戏。他们相互交流,增长技艺,这样呢,便使花鼓、四句腔、肘鼓子等等曲剧种来了一个大汇集,在相互撞击、交杂,相互渗透、软化的基础上,便产生了锣鼓铳子。苏楼的这些艺人们,特别是那个秀才,他爱编个新腔新调,爱编个新词,因此,借鉴了山东的地方戏——柳子戏中“山坡羊”和“耍孩儿”的词句格式,并不是它的曲牌,用它的词句格式,就形成了咱们现在柳琴戏的“八句娃子”、“十二句羊子”这种唱腔形式。”

(解说:)

    1987年,滕州市的文化工作者在苏楼村发现了苏家祖传的一把柳叶琴,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一把柳琴。

(采访山东省艺术馆馆长:高鼎铸)

    “这个土琵琶据现在的考证来讲,现在基本上达成共识,就是在鲁南、就是在滕州一带这个地方,哪个人制作的现在基本上找到这个人(是谁)了。这个(乐器)是咱山东独有的并且是从咱山东发明出来的一个乐器。就是从那个大的土琵琶(也叫柳叶琴),后来逐渐缩小,它因为很大很笨重,逐渐缩小,形状和柳叶一样,因为它是长形的,所以叫它柳琴。为什么叫它土琵琶呢?当时它是仿照琵琶那个形状造出来的,但是它比琵琶小一点,所以叫它土琵琶。后来就是根据它形状叫它柳叶琴。最后定名为柳琴。实际上柳琴戏的名字就是根据它来的。就根据这件乐器来的。”

(采访中国戏曲学院院长:周育德 

    “ 柳琴应当说在柳琴戏的乐队里是灵魂,没有了柳琴,也就没有了柳琴戏。特色性的伴奏乐器,就是柳琴。柳琴留给大家一个最深刻的印象。这个土琵琶,现在中国乐器的进步,这50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想想看确实很动感情,进步太大了!有好多是民间的、很朴素的一种乐器,他们现在改造的相当的好,那个表现力“嘎嗒”一下就提高了,你像这个土琵琶,把它精工制作以后,现在的柳琴已成了一个独奏乐器了,它本来是伴奏乐器,弹着土琵琶唱歌,说唱,它现成了一个表现力很强的一个独奏乐器了。”

(解说:)

    据苏氏家谱记载,苏家自清朝乾隆年间苏来起,中历苏千一、苏炳元,到清朝末年的苏友刚,苏家戏班一直长盛不衰,当地至今还流传有王清、徐四、苏友刚,十里八坡吃得香的民谚。

(滕州市东郭镇苏楼村采访苏友刚孙媳:苏孙氏  89岁)

    问:你今年多大岁数了?

    答:属牛的,赶年89岁了。

    问:你知道过去村里有唱戏的吗?

    答:就是俺家!领了一班子人来,有“卜拉门”,你忘了?

    问:唱了有多少年啦?

    答:多年就有,俺老辈上,俺公公老爷就唱。

    问:他叫什么名字?

    答:叫苏友刚。你看:“徐四、王三、苏友刚、十里路的吃得香”!一家人都在外要饭,就唱这个。

    问:当时唱的叫什么 ?

    答:拉魂腔,过去就是拉魂腔,这叫柳琴。

    问:那个弦子(柳琴)是什么样的,你见过的那个?

    答:就是圆的、弹的那个。

    问:弹的那个,那个叫什么?叫弦子?

    答:叫什么来?叫柳琴!弹的那个柳琴。

(解说:)

    苏家祖传的那把柳叶琴,已被征集到博物馆里保存,我们只能从照片及有关资料上了解它的形状,从苏楼村的老人们那里了解当年苏家班演出的盛况。

(采访滕州市东郭镇苏楼村村民:)

    问:苏家老辈的就唱柳琴是吗?

    答:对,不错,原是。俺记事的时侯,这些人(唱戏人)都有年纪了,都没啦。

    问:从你小时侯记事,你就听?

    答:因为这样,成天追着听,在滕县也去,在东郭唱了多天也去,都追着听。

    问:当时唱的叫什么?

    答:就是拉魂腔。过去咱记事时,在滕县跟着“卜拉门”那会儿。

    问:你说说柳琴在你们村有多少年了?

    答:那谁记得?这是几辈子了?我这说着就有三、四辈子啦,谁记得?

    问:三、四辈啦,那得有几百年了吧?

    答:反正得有二百多年,那可是二百多年啦!

    问:这个村唱柳琴有二百多年了?

    答:那可是二百多年,他都不记得,你看俺就记得啦?他八十多岁了,都不记得……

(解说:)

    1987年在苏楼村拍到的照片中的这个孩子是苏来的第七代曾孙苏清玉,如今他对祖先唱戏的故事,已经了解的不多了。

(采访滕州市东郭镇苏楼村苏金门第七代孙:苏清玉)

    问:你知道这是放的什么剧(种)吗?

    答:放的柳琴戏。

    问:平时喜欢听吗?

    答:也不多怎样喜欢听吧。

    问:你知道柳琴戏这个剧种跟你们这个村有什么关系吗?

    答:据听老辈人说,柳琴就是我们老辈上喜欢唱。

    问:你知道你们苏家和柳琴戏是个什么关系吗?

    答:不太怎么知道。

(解说:)

    苏楼村的苏家戏班因唱戏而出名,又因对前来投奔的各路民间艺人们长年管饭施舍而败家。苏来死后,苏家戏班解体,在苏楼村唱戏的长工佃户和各路艺人们纷纷投奔他乡,流落四方,从而把拉魂腔也传播带到苏、鲁、豫、皖四省广泛区域。

    散布在各地的艺人们各自收徒传艺,渐成流派和体系,还有的演变成其他的剧种和形式,如安徽的泗洲戏、江苏的淮海戏等等,但它们都统称拉魂腔,并把200年前滕县苏楼村的苏来苏秀才看作是拉魂腔的祖师爷。

    “拉魂腔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戏,她扎根鲁南民间,土生土长,土语土调,土腔土韵、土里土气,至今还保持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采访滕州市民间“拉魂腔”老艺人:丁金龙)

    丁:那一搭把时,就是盘个凳子头,也有三、五个人,也有七、八个人,那不那里还有照的像,也有那样的。

    问:什么叫“盘凳子头”?

    丁:盘凳子头就是有几个人,搁个凳子,就唱,外边一圈子人听。好比要走场呢,就是当中有这么个地方,上去表演表演。

    问:是一个人又弹又唱呢?还是一个人弹,另一个唱?

    丁:这个说不准,没人时自己也弹也唱,要有人有伴乐器的呢,那就唱的单唱,弹的单弹,伴乐器的单伴乐器,给咱现在的几乎一样。

    问:当时的那种演出叫什么?叫拉后腔?

    丁:拉后腔。

    问:为什么叫拉后腔?

    丁:那是这么着,你唱:来到阳关故境中——啊依,拉这个腔;那个女的吧——哎……这就是叫拉后腔,也不是拉魂腔,也不是拉胡腔,也不是胡拉腔,就叫拉后腔!以后以主乐(器)为主,这个柳琴跟柳叶差不多就改成柳琴,叫柳琴,是这么回事。

(丁金龙夫妻现场演唱同期……)

(解说:)

    滕州市西岗镇栾庄村的民间艺人丁金龙,是苏家戏班第五代的再传弟子,他们夫妻二人的表演,还保留着拉魂腔的原始形态,成为这一剧种演变的活化石。

    “拉魂腔在流传发展了一百多年以后,到了二十世纪初的民国年间,当时滕州一带较有影响的戏班是卜家班,人称不拉门。班主卜端品,生于1889年,滕县张汪乡渊子崖村人,他是苏楼村苏家戏班后裔传人苏友刚的第三代徒弟。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老艺人:刘长春)

    刘:俺父亲的老师就是卜端品,“卜拉门”。我从八岁就开始学戏,因为俺父母会演戏,我是跟父亲,跟着母亲随父演戏。

    问:当时学的是什么戏?

    刘:当时就唱的柳琴,俺爹、俺妈都是唱柳琴的。唱柳琴不过是过去都是老拉魂腔。说“拉魂腔”也就是说在下边演出,你要唱着唱着唱长了,就把人的魂给拉去啦。都说:拉魂腔来喽,麻来,怎么怎么的 ……有个传说就是:“拉魂腔一来,跑掉了绣鞋,拉魂腔一走,睡倒了十九”。也有这些传说,其实拉魂腔是越听越有瘾。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老艺人:宋玉春)   

    “(我)六岁就跟卜老先生学艺,拜他为师,就是十五年!那时侯演出,因为我是个小孩,你看我记得那时侯也得有二十多号人。你算算看,你出去两个把子(平时是四个)你去两个也得有人呀,那时侯有俺那个姐夫,俺那个姐姐,还有过去的姓胡的他公母(夫妻)俩,还有唱大生的最有名啦,南北驰名的,他也死了:王兆兴,王兆兴就给相瑞先他们在一起,落到徐州了。是能唱两句的,都想奔卜家班这是真事,他是名师,是不是……”

(解说:)

    卜端品于1920年组成了鲁南第一个拉魂腔戏班常胜班”,卜家班,演员已达二、三十人,其中著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相瑞先就是卜家班的演员。

(采访徐州市柳琴剧团原团长:相瑞先)

    相:《小燕和大燕》(电影)我参加了。

    问:哪一年?

    相:(1980年。

    问:你在里面演的什么角色?

    相:演老秦头。

    问:拍过柳琴戏的电影?

    相:哎!

    问:那就是戏曲电影。

    相:就是柳琴戏。

    问:你预计一下柳琴戏的生命力今后是怎么一个状况?

    相:我觉得还是不能绝!为什么说不能绝的呢?因为这个剧种它是民间喜爱的、不可缺少的。为什么说不能缺少呢?这是一个剧种,是个“种”啊!

    问:土生土长的剧种。

    相:哎,他是个“种”,他是个剧种,他再没人喜爱,再没人什么,这个剧种是一定得要保留。

(解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剧种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得到了政府的引导、扶持和关心,迎来她自身成长、发展和壮大的春天。

    “拉魂腔也焕发出了新的生机,1954年苏、鲁、豫、皖四省各路拉魂腔在上海参加华东地区戏曲汇演时,被正式定名为柳琴戏,成为我国戏曲百花中一朵质朴的小花。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退休职工:宋琦)  

    “成立剧团以后,(滕州)柳琴(剧团),还有徐州柳琴剧团,给滕县的合伙,爱好柳琴的都挂上钩了,有时侯帮忙演出,上徐州。那以后呢,他们也成立了一个小剧团,有时侯也到滕县来,有时侯上舞台演出,那就开始有舞台了,不打地摊啦,演出也是很简单,一般地没有“箱”,也是很简单。慢慢地开始化妆啦,慢慢地有人物啦,这就是发展。过去一个人演好几个角色,唱好几个角色的词,打那以后就有人物啦,主要人物象男的女的、旦角、小丑慢慢就有啦,这时侯就归正规剧团啦,政府给他起名啦,起了名就正规了,(一九)五三年正式建团。”

(解说:)

    拉人魂的柳琴戏,经过200年的演变发展,顽强地生存到今天。目前,鲁南苏北一带,仍有数十个专业和业余的柳琴剧团存在,保留剧目二百余种。

    在原来卜家班基础上组建而成的滕州市柳琴剧团,继承发展了这一古老的戏曲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在上演传统古装戏的同时,又创作排演了一大批现代剧目,多年来一直活跃在鲁南大地上,倍受故乡人民的喜爱。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团长:张弢)

    “滕州市柳琴剧团始建团是在1952年,建团之后在滕州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扶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我们团最鼎盛时期,我们的演职员达到近百人左右。我们参加了第二届中国艺术节,在这个节上,在北京给北京的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们在苏鲁豫皖柳琴节,历届苏鲁豫皖柳琴节上也取得了非常辉煌的成绩。特别是在近几年,我们响应中央的号召,大力地去创作,搞“五个一”精品工程,在“五个一”精品工程当中也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成绩。”

(柳琴歌《唱家乡》片段……)

“……老辈人传下一把琴,弹出一曲拉魂腔,拉魂腔……”

(解说:)

    滕州市柳琴剧团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先后排演出大量的剧目,涌现出众多的柳琴戏著名演员。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国家一级演员:王传玲)

    “对柳琴这剧种应该说感情还是比较深的,我比较喜爱这个剧种吧,因为(我)就在这个剧种(中)成长起来的,不管你干什么,还是对这剧种感情比较深。”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演员:王传亮)

    “对柳琴这一块,自己从青年时侯就比较热爱,后来在1970年进团的时侯,那时侯是一个团,豫剧、柳琴都在一块,以后我就要求又上了柳琴(剧团)。那就是1973年的时侯了,所以对柳琴戏这一块自己感觉着非常热爱。”

(解说:)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地域的文化培育着一门独具地方特色的艺术。古老的拉魂腔,迷人的柳琴戏,至今还在滋润着鲁南人的心灵和精神,成为他们的

(采访枣庄戏研室主任、国家一级编剧:张晶)

    “这个剧种流传于这里,在这里形成,它反映了这一带人的生活,这一方的生活,民风民俗,这一些。比如说:最早形成的传统的、典型的叫《喝面叶》,这喝“面叶”南方人不喝,北方人不喝,“面叶”这个食品也就是鲁南、苏北,甚至再旁及到豫东,也就是这些地方喝,这个反映的生活是这样的。

    问:《喝面叶》成了柳琴戏的代表剧目了?

    张:那是,它传统当中的一个有代表的,而且还很独特的。”

(采访滕州市柳琴剧团老艺人:刘长春)

    问:你唱了一辈子柳琴戏了,对这个剧种应该说感情很深……

    刘:那原是哟,感情很深!有时侯剧团有点事时,我就给什么样,我还是想过问过问,到前面去问问去,好在剧团在前面,也不算远。给他们在一起,也想着剧团没着落了吧,自己也着急,有时侯觉得(剧团)还是自己的家,就觉着是自己的家,再说什么我反正是柳琴出身,脑子里面老是想着剧团。有时侯在哪个地方坐着也哼哼两句。也唱两句。

(刘长春演唱《喝面叶》片断同期……)

(解说:)

    柳琴戏从她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带着鲁南地区浓厚的地域特色和乡土气息。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越是地域的便也越是民族的。正是柳琴戏的泥土芳香,才吸引了京城的领导和戏曲专家。

(北京长安大戏院采访中共中央原组织部部长:张全景)

    “今天看了你们的演出,心情格外地兴奋和激动。我把它概括成四句话:看罢演出多高兴,听罢乡音格外亲;齐鲁大地春意浓,四出小戏意蕴深。”

(北京采访原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文化部代部长:贺敬之)

     问:你今天看了滕州的柳琴戏,你感觉怎么样?

     贺:很好!

     问:你过去看过吗?

     贺:看过呀。我小时侯就看过这个戏,所以我特别要来看这个戏。

     问:你对今天的演出效果怎么评价?

     贺:演出很好,很生动活泼,反映农村的新面貌、新的风尚,给传统的柳琴戏的艺术形式结合的很好。我小时侯就只知道拉魂腔,后来又听说不是这个戏也叫拉魂腔。但是我小的时侯一说唱拉魂腔就知道是这个(柳琴戏)。解放以后,我母亲到北京来,她还很想念听这个(柳琴戏),我就搞了几个唱片,那也是小戏。

     问:你小的时侯就听过拉魂腔吗?

     贺:我听过。

     问:现在还记得它的唱腔吗?

     贺:记得,听唱我一听就听出来了嘛。

(北京采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宋丹菊)

    “柳琴戏非常好听,我非常喜欢这个戏,我觉得下了一定的功夫,唱得很有味道。我记得从前唱的柳琴戏声音给我的感觉是特别压抑,现在我觉得科学发音很好,嗓子都很好,嗓子唱得很通顺,气息运用的都特别好,戏也是很饱满,很欢快,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北京采访中国戏曲学院教授、国家一级作曲:朱维英)

    “柳琴《竞选》的音乐充满了显著特点,唱腔很委婉、抒情、灵活多变。早期的拉魂腔也叫拉后腔。唱腔上唱四句有一个叫板,唱完三句半,大家一起唱后半句,这就是拉后腔,最后形容她是拉魂腔。她是这么一个过程,这出戏我觉得结尾的齐唱,你比如讲欢快的情绪推进高潮,她用打嘟噜那种唱法,我觉得那打嘟噜,不客气的讲,彭丽媛都打不过那演员,打的很好!那是一种特殊技巧,它是从上往下打的,讲究一种演唱技巧。伴奏不管是柳琴,主奏是柳琴,也运用了一些现代的民乐小分队,很丰富。”

(解说:)

    乡音、乡情、乡土气的柳琴戏,二百年来因她粗犷、奔放的乡土风格和通俗迷人的拉魂特色而成为鲁南人的精神食粮。

    她生于斯,长于斯,与这片土地根茎相通,与微山湖水乳交融,与鲁南人血肉相连……

    这是柳琴戏的魅力所在,也是她的生命力所在!

                                           (该片拍摄于2001年)

上一条:腔翻琴声真拉魂  下一条:老生的化妆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