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旧版栏目>>柳琴剧团>>正文

柳琴戏:从“山重水复”走向“柳暗花明”

  admin  2010年03月01日 17:14

  被列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柳琴戏,俗称“拉魂腔”,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的临沂,广泛流传于鲁苏豫皖接壤地区。因其剧目丰富、唱腔优美、表演质朴,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受众曾达数千万。遗憾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艺形式的多样化发展,传统戏曲柳琴戏也同许多地方曲种一样,遭遇了从兴盛走向衰落的命运。

     如何让柳琴戏这一“活态非遗”走出“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人们在焦急中翘首期待。

  复兴的灵魂:应时而变,推陈出新

  近来,新编柳琴戏《王祥卧鱼》一上演,便好评如潮,并荣摘13项大奖。在柳琴戏整体处于“山重水复”的尴尬境地时,《王祥卧鱼》的成功无疑是给柳琴戏的出路带来了春的讯息。《王祥卧鱼》成功之处何在?柳琴戏研究专家张铁民一语中的:“《王祥卧鱼》的成功在于其用创新的艺术形式突显构建和谐社会这一时代主题,与当代人的审美情思产生了共振。”

  的确,《王祥卧鱼》给柳琴戏带来了“亮色”,但要让整个柳琴戏走向“柳暗花明”,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目前,由于人才断层、剧团萎缩、演出经费拮据、演出场所设备陈旧等因素,柳琴戏尚处于困境;同时受到受众群众“老龄化”特征的影响,青年受众寥寥无几,难以再现当年“万人空巷”的胜景,因此尽管业内人士曾做出种种努力,却总是收效甚微。

  柳琴戏“失宠”原因何在?张铁民在一次研讨会上说:“究其原因,是留了枝叶,却丢了根基;保其形表,却失了神魂。在多姿多彩的现代社会里,柳琴戏要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只有融合当代人的审美情趣,才能焕发出青春活力。”

  张铁民的话产生了广泛的共识:更新观念,应时而变,推陈出新。人们在焦虑中寻觅柳琴戏复兴的“灵魂”。

  近年来,徐州、临沂、枣庄等地组织编创人员深入当代人沸腾的生活,追踪时代步伐,捕捉与当代人的审美情思产生共振的“点”,创作出许多反映时代生活、广受群众欢迎的新剧目,像《沂蒙情怀》、《清风歌》、《暖冬》、《恩怨情》等一批优秀剧目就是其中的代表。据了解,中国柳琴戏网站开通后,总访问人数已达百万人次。

  发展的动力:创设环境,引导受众

  受时尚文化的冲击,柳琴戏受众群体越来越小。如何引导人们喜爱柳琴艺术,培育起庞大的受众群体?人们在苦苦地探索……

  柳琴戏发源于民间,兴盛于大众,土生土长,土语土调,土腔土韵,是地地道道的乡土戏。它的全部生机与活力,存在于生它养它的民众之中,因此广大民众就是它生存的人文环境。2007年,在枣庄柳琴艺术节上,参加论坛的专家们一致认为,保护和传承柳琴戏,不能把目光只放在它本身,必须连同与它的生命休戚与共的人文环境一起加以保护和培养。

  自此开始,鲁南的各地开始重视“柳琴戏人文环境”的保护。在临沂,只要有重要活动,必定有柳琴戏的倩影;在滕州,每年都举办“柳琴戏艺术节”,政府出资为剧团购买流动舞台车,为农民送戏上门;临沂、徐州、枣庄等地均设立了柳琴戏艺术研究所、“柳琴戏音乐研究中心”等,积极开展让柳琴戏贴近当代受众群体的研究,从而指导艺术生产;借助当代传播手段的柳琴戏论坛网站也已建成。这一系列措施起到了宣传推广柳琴戏以及引导和培养柳琴戏受众的良好效果。

  创造“环境”只是第一步,真正让民众喜爱柳琴戏,还需要艺术上的创新。在尊重“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柳琴戏正在吸取齐鲁文化、中原文化的丰富营养,吸收姊妹艺术的元素,融合当代音乐语汇、表演语汇等,从剧本、表演、音乐、舞美、灯光音响、服装道具、舞台效果等,进行各个方面的创新。比如在唱腔上培育刚柔相济的风格,男唱腔粗犷、爽朗、嘹亮,女唱腔婉转悠扬、丰富多彩、余味无穷……这样的演唱风格开始赢得民众的喜爱。其中较有影响的有《王祥卧鱼》、《彩石峪》、《山乡锣鼓》、《卧龙求凤》等精品。

  有关专家认为,引导与培育受众,不仅要对戏曲本身进行艺术创新,还要走出去,沉下去。也就是说,从剧本创作、排演剧目、演出形式到地点的选择,心里都要装着观众,贴近百姓。近年来,临沂市柳琴剧团活跃在各地的文化广场上,常年在蒙山沂水之间巡回演出,为农民送戏上门。现在,柳琴戏的受众群体正在逐步扩大。

  抢救的支点:培育人才,整合资源

  “看戏不看张金兰,白花两毛钱;台上不见李春生,白搭一天工”。提起这一当年流传甚广的民谣,临沂的柳琴戏迷——65岁的孟庆法遗憾地说:“可惜,如今像张金兰、李春生这样的名角已难觅芳踪了。”

  名角缘何难觅?由于柳琴戏的衰弱,众多创作、演职人员纷纷转行,老艺人相继去世或退休,许多精彩唱腔、唱法和表演艺术没有完全继承下来,甚至濒于失传。叫得响、知名度高的尖子演员寥若晨星,编、导、音、美等创作人才大量流失,懂艺术、善经营的管理人才也缺乏,很多有价值的传统剧目很少有人去挖掘。孟庆法痛心地说:“没有人才支撑,柳琴戏的传承就成为一句空话。”

  抢救柳琴戏,人才是支点。专家们呼吁,必须树立人才意识,实施人才兴文战略,培养出一批业务精、素质强的柳琴戏演职人员,以及懂艺术、善经营的管理人才。近年来,鲁南各地纷纷采取措施,如艺校恢复开设柳琴科,有计划地定向招收柳琴戏学员;从娃娃抓起,让柳琴戏走进中小学课堂,培养新

  的柳琴艺术接班人;充分发挥现有柳琴专家的传、帮、带作用,逐步培养新一代年轻柳琴人才;通过举办柳琴票友会、戏曲比赛等形式,挖掘社会上的柳琴爱好者,把他们中的优秀人才吸引到队伍中,充实壮大整体实力。

  与此同时,专家们也强调,让柳琴戏走向“柳暗花明”要避免走偏路。有的地方以商业目的为出发点,对柳琴戏进行开发,这种做法既损害文化遗产自身的价值,也难以培养人才。专家们适时指出,对文化遗

  产来说,在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之间,最重要的是文化价值。要加强对管理和科研人才的培养,努力提高他们的理论素养和技能;逐步完善投入机制,加强经济支撑;同时,放开眼界,在更大范围内整合和利用好各种社会资源。

  记者 邢兆远

上一条:新编柳琴戏《王祥卧鱼》在临沂首演  下一条:从《王祥卧鱼》的成功创作看临沂柳琴戏的传承保护和发展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