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旧版栏目>>柳琴剧团>>正文

柳琴戏的前世今生

  白丁  2010年03月22日 21:52

过去时:起源发展高峰

柳琴戏,早期称肘鼓子,也称小戏,后因其唱腔独具魅力而被人称为拉魂腔,此外又有拉后腔拉花腔控洪腔等别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一度改为四平调1953年,徐州市委宣传部会同市文教局,与艺人反复磋商后,以主奏的柳叶琴为据,正式定命为柳琴戏。柳琴戏起源于清乾隆年间,距今约二百多年。关于它的发展源头,新出版的《江苏戏曲志·柳琴戏志》罗列了三种说法,其中一种认为它源于苏北的太平歌与猎户腔。太平歌是农民在收获季节为抒发喜悦之情而创造的一种曲调;猎户腔则是当地的猎户在狩猎之余,据当地流行的民歌、号子等,结合当地的山川景色和自然音响,形成的一种曲调。柳琴戏的发展大体经过了四个时期。在最早的说唱时期,半农半艺的贫苦农民在农闲时,以一家一户或一二人结伴,走乡串里唱门子乞讨。唱的节目被称为篇子。篇子多反映农村生活。此时的沿门说唱,既无弦乐伴奏,也无服装道具,只有演唱者以板或梆子自打节拍。 

清咸丰年间,柳琴戏有了专业艺人和班社雏形,演出小生、小旦的二小戏或外加小丑的三小戏。这种戏也叫对子戏。对子戏鼎盛时期,柳琴戏班社中出现了如烂山芋金不换一千两等职业女艺人。她们出演的旦角两腮抹浅红,用黑色烟色描眉画鬓,抹口红。其所用的服装道具也多有变换。在长时间的职业演艺中,形成了句尾委婉缠绵的拉腔。拉魂腔基本成熟。 清末民初,柳琴戏已经形成了七八个艺人,甚至十多个艺人组成的职业班社,俗称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徐州地区的邳县卢家班、睢宁吴克志班、铜山同义班、董四班等异常活跃。其演出形式也由原来单一的唱对子和打地摊演出的跑坡,发展成为为庙会会主唱的会戏、为富人家做寿或办喜事的堂戏,以及请神敬鬼、烧香还愿的愿戏等多种形式。随着班社人员的增多,一些大型剧班开始出现,脚色行当也逐步完善。

柳琴戏开始进入舞台演出时期。 约在民国九年(1920年)前后,一些柳琴戏班社开始由农村进入集镇或城市演出。由于徐州交通便利,又是柳琴戏流行区最大的城市,因此,到解放初期,徐州市区就云集了同义班、常胜班、义和班等多个较有影响的大班社。荟萃了厉仁清、王素秦、相瑞先、姚秀云等著名艺人。当时徐州城内分布有同兴戏院、群乐戏院、民众戏院、和平戏院等十多家戏院,每日多达十台左右的戏竞相上演。柳琴戏成为市民娱乐生活的主要内容。

1949年之后,在政府的扶植下,柳琴戏得到了迅速繁荣。原有的零散戏班被组成徐州市柳琴一团和二团,1958年又扩建为江苏省柳琴剧团。从20世纪60年代起,柳琴剧团响应党的号召,上山下乡,为群众送戏上门,每年在基层演出都在300场以上。文革时期,柳琴戏历经磨难,各专业剧团被迫解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柳琴戏迎来了第二个春天。被解散的剧团得以恢复,为培养柳琴戏新人的训练班、戏剧学校相继成立。

1978年,江苏省柳琴剧团演出的《大燕和小燕》参加当年10月的省专业剧团创作剧目会演,反响强烈。此剧后被全国各剧种30多个戏曲专业团体移植。1979年元月,该剧被文化部选调赴京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此后,剧组又随中央慰问团赴边防前线,慰问参加自卫反击战的前线战士。1981年,江苏电影制片厂又将该剧摄制成戏曲艺术片,在全国上演。一时间,柳琴戏的唱腔回响在大江南北,作为土生土长的地方剧种,柳琴戏第一次被全国瞩目。但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电影、电视的迅速普及,以及多种娱乐样式的出现,柳琴戏观众逐渐减少,表演团体悄然萎缩,柳琴戏慢慢退出人们的视野。到今天,你很难再看到一场纯粹的柳琴戏演出,听到几句纯正的拉魂腔声调了。

柳琴戏究竟走到了何处?它是蛰伏了,还是消逝了?是回归农村了还是烟消云散了?带着这些疑问,笔者走进了柳琴戏的大本营———江苏省柳琴剧团。

现在时:困境 坚守 探索

1011日清晨,正值深秋的徐州平添了许多寒凉。在没有事先约定的情况下,笔者于830分来到了位于苏堤北路与故黄河相交处的江苏省柳琴剧团。剧团大门口悬挂着由著名学者冯其庸先生题写的牌匾。透过铁艺大门,可以看到院内整洁的环境,摆放有序的车子。门卫师傅询问了我的来意后,欣然放我入院。走进院门,只听一阵委婉悠扬的唱腔从远处传来。剧团美工王宁先生向笔者介绍,那是剧团的演员们在练习唱腔。看到我惊诧的样子,王先生说自从他来到剧团之后,几乎每天10点钟前,这院子里回荡的都是这种合唱。在这种悠扬的合唱中,我踩着节拍叩开了剧团负责人武爱平先生的工作室。 武爱平14岁时就进入剧团了,一开始在场上跑龙套,后来做随团演员,再后来因其戏路正、形象好,在《大燕和小燕》电影中出演了男主角秦大海而家喻户晓。自入行以来,除去组织上派出工作的两年时间,武爱平一直呆在团里,并一步一个脚印地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作为历史的见证人,见证了柳琴戏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发展、高峰和衰落。与他一同见证这段历史的还有剧团的业务副团长李雪梅。 谈到柳琴戏30年来的悲喜,武爱平如数家珍。上世纪70年代末期,经历了十年浩劫的中国百废待兴,从样板戏桎梏中解放出来的人民对精神生活充满了渴望。柳琴戏的复兴势在必行。那个时候,人们对柳琴戏简直到了狂热的程度。一场戏常常要连演两三个月,才能满足观众需求。柳琴剧团曾排过一出传统戏《白蛇传》,这出戏在彭城剧场连演半年,天天爆满。很多观众为了购票,凌晨时分就到售票口排队。但那毕竟是过去了。现在的剧团常常为推销不出去票而发愁。比如剧团近期排演的现代剧《枣花》,政府给了大量的投入,剧团花费了大量的力气。虽然它已经被评为首届江苏省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的十大剧目之一,但至今为止演出的场次还不到20场。演不起啊!武团长深有感触地说。剧团要演戏就要去租影剧院的场地。一晚上3小时至少2000元,再加上剧团演出最基本的费用,至少也需三四千元。如果只靠着卖票,一场戏少说也要倒贴3000多元。演不起是柳琴戏面临的现实困境之一。 困境之二在于演出市场的萎缩。过去家庭祝寿办喜事要请戏班子,开街逢集也要请戏班子,甚至教化民众也要通过戏班子。现在不同了,有电影、电视;有歌舞、小品;有KTV练歌房……柳琴戏就显得落伍了。现在占消费主流的年轻人,正追逐着现代化的娱乐生活,柳琴戏与其它地方戏一样受到冷落是很自然的事。困境之三在于演出场地的限制。在柳琴戏最红火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徐州市的影剧院达10余个,下属各区县、乡都有规模不小的影剧院。这些剧场为柳琴戏的演出提供了必要的场地。然而近年来,乡镇影院不是被拆除,就是被改作他用,市内的剧场更是如此。偌大的徐州市区,仅有中山堂和矿务局会堂等屈指可数的几家了。这种情况使得演出成本被迫提高。因为在市内演出要花大量的场地租用费,到乡下演出要搭建临时戏台。困境之四在于创作资金严重缺乏。柳琴剧团现在仍属于集体所有制单位,政府差额拨款。虽然除了工资,政府又拨给剧团一定的扶持基金,但对于剧团要求却相去甚远。就拿这次获省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奖的《枣花》来说吧!《枣花》投入的创作资金只及某市同类获奖剧的十分之一。由于资金缺乏,剧团不得不减少硬件投入,这样就影响了灯光、舞美、音响的效果,削弱了演出质量。除了以上提到的四个方面原因,剧团体制方面也存在缺陷。人员进出不畅,严重影响了演员正常的新老更替以及优秀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面对困境,剧团领导层没有退缩,而是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探索着一条使剧团健康发展的新思路。在管理上,剧团始终强调工作纪律,要求全体演职人员心不能散,戏不能放。上午8点半点名后,演员们必须在演练大厅里练唱腔,10点之后练舞蹈。这样你不觉得没意思吗?笔者对青年演员蔡恒提出这样的疑问。她说:一开始还觉得有点烦,但现在习惯了。不练又能怎样?除非你不干这一行。但不干又能干什么?蔡恒的观点在年轻演员之中具有普遍的代表性。他们每天按时去团里上班 ,按时练功,但练功不像以前的艺人一样为了能出人头地,而是为了那一份不多不少的工资。在带领演员坚守岗位的基础上,剧团领导还积极推进剧目创新与演出形式多样性的探索。为了能够让更多的人认识柳琴戏,在不改变主体戏路的同时,演出之中增加了青年人喜爱的舞蹈表演。有些演出还以折子戏为主,穿插歌舞、小品。这种探索为柳琴戏的演出争得了一些市场。除此之外,剧团还在积极寻找演出市场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据武团长介绍,现在的演出只要不倒贴,就可以进行。有人对这种做法不以为然,但武团长坚持认为只要有演出,剧团就保持了生命力,演员就得到了训练。虽然钱没赚到,但却有了另一方面的收获。尽管剧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但柳琴戏复兴仍然前途迷茫。究竟如何改革,才能使柳琴戏柳暗花明?

将来时:改革 出路 展望

今年83岁的相瑞先生是徐州柳琴界的元老,也是名传四方的著名演员。他带领滕县的长春班于1949年春天进徐。先后做过江苏省柳琴剧团的团长和徐州戏剧学校的校长,对柳琴戏最有发言权。 当笔者在园丁新村见到这位老艺人时,他高兴极了。他说自已赶上了一个好时代,才由旧社会人人瞧不起的戏子成长为人人尊重的艺人。现在虽早已退休在家,但对柳琴戏的发展也时时关心。他认为在短时期内,柳琴戏难能有机会再次雄起了,但如果演职人员不自暴自弃,坚守阵地,坚持练好功,写好剧,排好戏,柳琴戏就不会走向消亡。他反复强调写好戏这一条,关键是有好剧本,没有好本子,再好的演员也无法唱出好戏来。回顾柳琴戏百年历程,能够流传下的传统剧目无一不是适应了时代发展,贴近群众生活,是观众喜闻乐见的。那么检点一下今天的剧目,是不是符合了这一要求呢?年过花甲的老戏迷张焕臣先生认为,柳琴剧团的戏越演了。你去看一场现代柳琴戏,从场景设置到音乐伴奏,从舞美动作到服装道具,都太奢侈了。更不能让人容忍的是从头至尾演员唱的时间并不多。柳琴戏越演越不像自己了,谁还愿意看?要看戏,还是去黄河沿儿,那里的戏才好看。正如张先生所言,黄楼附近的黄河沿儿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戏迷在那儿扎堆。老戏迷习惯了柳琴戏从演员唱腔到演出场景的土味,不愿接受它的改革,而年轻人不习惯改革后柳琴戏中的那些土味元素。在柳琴戏改革的深水区,是退归本色,回归乡土,还是脱胎换骨,完全现代化,这是摆在每一位戏剧工作者面前的艰难抉择。这种抉择是如此困难,因为每个人都不得不面临这样的自我诘问:难道柳琴戏这些年的改革是失败的?现在来争论这一问题还为时过早。那么,柳琴戏的改革究竟该如何进行?是坚持现代化的改革,远离那一部分老年观众;还是放弃坚持,让演员回归到群众中去,任其自然沉浮? 不久前,《扬子晚报》上刊发的一篇题为《省演艺集团全国率先事改企》的文章,在戏剧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改革之所以受到业内人士的强烈关注,是因为它动了戏剧界多年的根基———体制。改制后的演艺集团变成了企业性质。表面上看,政府扔了包袱,而实际上改制后政府的投入增加了百分之二十。改了制为何还要加大投入?因为政府的角色转换了。原来是剧团的供养人,改制后变成了埋单人。政府原来拿钱是义务,而现在拿钱更多的是责任。既然是埋单人,他对剧团的要求该是从观众的利益出发的,而非原来的行政强制。对于剧团,有人付费看演出,那就有了市场,有了前途。这一改革因为刚刚进行,所以绝大多数同类行业都在观望之中。柳琴戏有过辉煌的前世,却处在尴尬的今生。让我们祝福柳琴戏,祝福它尽快走出尴尬的困境,涅磐出自己更灿烂的明天。

上一条:小生的化妆  下一条:柳琴戏传承到庄户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