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200多年的流传与发展,柳琴戏逐渐形成了独具沂蒙特色的艺术风格。
□人才匮乏成为柳琴戏传承发展面临的最大难题。
□2008年,临沂柳琴戏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成为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
□我市一些中小学校把柳琴戏作为特色教育引入课堂。
根植于沂蒙沃土的柳琴戏在200多年的流传与发展进程中,不断汲取乡土艺术营养,逐渐形成了独具沂蒙特色的艺术风格。其声腔风格独特,女腔委婉华美,男腔朴实浑厚;剧本文词通俗易懂,妙趣横生;戏曲表演质朴健康,诙谐幽默。柳琴戏讲述着百姓的喜怒哀乐,传达着平民的向往祈求,不仅成为沂蒙人们深深眷恋的精神食粮,也成为展现临沂优秀传统文化的一张靓丽名片。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伴随着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依托我市打造“文化强市”的良好环境,临沂柳琴剧团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同时其传承与发展依然面临着挑战与压力。临沂柳琴剧团的宋兆远说:“人员匮乏是柳琴戏传承面临的最大难题。”人员老化、新生力量匮乏、演员年龄出现断层等一系列问题使得剧团在大型演出时“捉襟见肘”。据了解,临沂柳琴剧团目前只有30余人,剧团里为数不多的“台柱子”年龄都在40岁以上,还都担任着行政领导职务。为充实剧团的新生力量,1999年和2005年剧团曾委托临沂艺校培养过两批柳琴戏演员,但因编制及经费等因素的影响,出现了“养不起、留不住”的尴尬现象。
受时尚文化的冲击,柳琴戏演出场次少、收入低、资金投入不足等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柳琴戏的传承与发展。演出受众面缩小、观众年龄趋于老化等现实问题成为柳琴戏演员们的“心病”。与此同时,曾经遍地开花的业余柳琴剧团也日渐淡出百姓视野。
面对困境与现实,为保护、继承并发展这一地方戏曲的奇葩,临沂柳琴剧团正积极探索并大胆尝试。按照静态保护与动态保护相结合的原则,柳琴剧团及时开展了普查工作,对老艺人掌握的传统剧目等资料进行了搜集、整理、存档,同时通过建立“柳琴戏音乐研究中心”,积极开展柳琴戏理论研究。为取长补短,柳琴剧团加强了与业余剧团的联系,促使柳琴戏在广大农村、城镇中继续传承、繁衍。柳琴剧团还与临沂艺校、临沂三小等学校联手,让柳琴戏走进课堂,以解决柳琴戏后继无人的问题。面对竞争激烈的文化演出市场,临沂柳琴剧团以1999年的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为契机,大胆尝试“文企联姻”等双赢举措,依托市场来繁荣和发展柳琴戏。
为顺应时代发展,满足群众需求,尤其是满足中青年群体的欣赏需求,临沂柳琴剧团一方面加强对传统剧目的改编上演,一方面精心创作排演现代柳琴戏。目前,已排演了《沂蒙情怀》、《山里红》、《送鸡蛋》、《凤落梧桐》等一大批优秀现代戏,巡回演出了百余场,受到老中青各个年龄段观众的欢迎。
2008年,临沂柳琴戏被确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由我市精心打造的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如一颗璀璨的艺术明珠让人眼前一亮:2007年11月,参加“中国(枣庄)柳琴戏艺术周暨柳琴戏论坛”,荣摘13项大奖;2008年6月,作为山东省唯一一台晋京演出剧目参加了“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与此同时,我市一些中小学校也把柳琴戏作为特色教育引入课堂。
作为我市唯一的地方剧种,从最初一个人“唱门子”、“跑坡”乞讨为生,到“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戏房、十人成大班”的职业班社;从长期在乡间农村撂地摊“盘凳子”,到进入城市登上大雅之堂,柳琴戏在风雨坎坷中一路走来,有过“山穷水尽”的困惑,也有过“柳暗花明”的繁荣。尤其是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并呈现多元化的今天,它的保护与传承理应受到更多人的关注与参与。
图/文 尹召功王玉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