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中心概况>>中心简介>>正文

中心简介

    2025年03月18日 17:08

柳琴戏,俗称“拉魂腔”,清朝乾隆年间发源于临沂的兰山、郯城一带,广泛流布于鲁、苏、豫、皖接壤地区,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是于20128月在原临沂市艺术剧院(临沂市柳琴剧团)的基础上更名成立的副县级事业单位。作为非遗传承保护研究机构,贯彻落实《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承担柳琴戏的挖掘整理、研究保护、传承发展等工作,承担市级重点舞台艺术创作工作。参与组织实施戏曲、歌曲、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文艺作品的创作工作。参与相关文艺创作的专业指导工作。参与组织、策划、开展市级重大文艺活动。参与相关文艺活动艺术指导工作。承担弘扬沂蒙精神系列演出、戏曲进校园、戏曲进乡村和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演出工作。承担柳琴戏、歌曲、舞蹈、曲艺等艺术形式的艺术培训和艺术普及工作。

近年来,在市文化和旅游局的坚强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不断强化艺术创作生产,每年至少创作推出1台大型剧目,和若干小戏、歌曲、舞蹈、综艺节目,柳琴戏《沂蒙情》《沂蒙魂》《崔家沟》《福大妮和山杠子》《雁舞兰陵》、情景组歌《沂蒙红崖》、跨界融合舞台剧《沂蒙组歌》《巍巍大青山》、话剧《赵志全》等大型作品,舞蹈《风雨担架》、歌曲《老百姓的脊梁》、小品《心灵对白》《沂蒙母亲》、柳琴戏《山里人家》《桃花缘》《月儿圆圆》《,俺就是个农民》等小型作品,先后荣获省精神文明建设“文艺精品工程”奖、省泰山文艺奖、文化部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等国家、省级奖项,多次入选国家艺术基金、全国基层文艺院团会演、省文化厅“4+1”扶持工程等国家、省级扶持项目和展演活动。

以社会服务为己任,广泛开展公益性文化服务活动。在每年承担200场市级送戏下乡演出任务的基础上,做好市直中小学生“戏曲进校园”工作,做好市委、市政府及各部门、单位重点工作和重大活动期间、以及重要时间节点的文艺演出工作。创新文化惠民服务模式,以知名演员刘莉莉、高志东为牵头人,建立了“沂蒙红色文艺轻骑兵”小分队,深入偏远农村、厂矿企业、军营林场、福利机构等开展文化演出服务活动,受到基层的普遍欢迎。

中心被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先进剧团”称号;两次被市政府记“集体三等功”;被十艺节组委会“记集体二等功”;被评为临沂市改革开放40周年感动临沂群体;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单位。多次被评为市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先进单位;

演员刘莉莉荣获戏曲艺术最高奖文华表演奖、戏剧梅花奖,入选文化部优秀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省党代表;吕素芳获第十届中国艺术节表演奖;还有孙启忠、刘桂红、张凤英、周霄等一批荣获“临沂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沂蒙文化名家”,郭琦、周俭、杨永庆、李世峰等一大批年轻演员也开始在省级舞台上崭露头角。


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

Linyi City Liuqin Opera Heritage Protection Center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沂蒙路149号

电话:0539-2028835

传真:0539-8290753

邮箱:ly8290753@163.com.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