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最新动态>>正文

2025年度中国非遗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柳琴戏表演人才培训班——市柳琴中心学员心得体会

  李倩  2025年07月30日 16:56

 

 

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柳琴戏表演人才培训班于2025年6月24日至7月22日在临沂大学举办,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9名青年演员参加培训。

柳琴戏的传承,关键在人。该培训班旨在培养柳琴戏表演人才,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培训班采取课堂教学、实践训练、观摩研讨、演出展示等形式,按照“柳琴戏表演艺术家现场教学(经典剧目复排、经典唱段学唱)+戏曲理论教学+艺术实践(舞台表演)+学员观摩剧目”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对山东省内柳琴戏剧(院)团演员进行集中培训。研习中,演员们实现了从技艺传承到文化自觉的升华。

以下是学员心得体会:



宋开民:培训期间,有幸与多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和专家教授面对面学习,他们丰富的舞台经验和精湛技艺,让我们近距离领略到柳琴戏艺术的魅力与精髓。理论教学中,孙启忠老师讲授《柳琴戏唱腔辞格基本组成》,让我对柳琴戏的句式特点和句是结构有了更深的了解。在剧目教学中邀请到了柳琴戏表演艺术家朱树龙、刘桂红、梁福生、王小红等多位老师为我们授课。剧目课上,他们为我们剖析角色人物内心,每一个动作、每一个眼神亲自示范、一丝不苟,让我深刻的感受到了他们对艺术的精益求精。戏曲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传承与发扬。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继续深入学习唱腔、身段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同时,我也期待新一代的戏曲人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戏曲、喜爱戏曲,让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李长江:项目邀请了多位柳琴戏表演艺术家,梅花奖演员和理论专家授课,他们不仅示范精湛技艺,更分享了柳琴戏的传承故事。江苏省柳琴老艺人刘林林老师及临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孙启忠主任谈到柳琴戏从田间地头的“唱门子”发展为舞台艺术的历程,眼中的热爱与坚守令人动容。在排演经典剧目时,老师逐字逐句抠戏词、逐腔逐调磨唱腔,手把手纠正身段姿态,让我明白柳琴戏的魅力不仅在于技巧,更在于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情感的真实表达。这种“传帮带”的传承精神,让我对非遗传承的责任感油然而生。



郭琦:在这30天里,无论是在排练厅,还是在这舞台上,不仅是技艺的磨练,更是一场关于耐心、专注与自我超越的精神跋涉柳琴戏孽海花·送别》,让我印象极为深刻桂英与王魁在海神庙焚香盟誓的场景同样令人动容。老师们告诉我们:演员通过眼神、身段、唱腔及情感的完美配合,才能将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无动不舞,无声不歌"的表演方式,正是中国传统戏曲的精髓所在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学到了能让我在演唱时好的把握情感的层次、节奏的张弛、声腔的韵味,如何传达更能打动观众的表演总结起来就是:真听、真看、真感受。它是演员塑造人物、传递情感、讲好故事的内在支撑。我对柳琴戏得到了不同的理解和认知,这次学习的点点滴滴,也将会在我今后演艺道路上指引我、鞭策我



王守艳:在这段宝贵的学习时光里,通过系统的理论课程、科学的声腔训练、经典剧目排练、表演技法的深化、扎实的基本功训练以及水袖身段课程,得到了理论和实践的充分融合,使我受益匪浅。在唱腔、表演、身段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传承非遗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了不少良师益友,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今后不管何时何地,我都要不断地学习知识,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不断进取。希望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走的更远、更好。



杜情情:非常荣幸参加这次柳琴戏表演人才培训班,通过春媛老师的讲解,让我获益匪浅。戏曲表演的"分寸感"是演员在舞台表演中对动作、表情、唱念、情绪等要素的精准把控,既不过火也不欠缺,达到艺术真实与程式美的平衡。这一概念贯穿于戏曲的唱、念、做、打各个环节,是衡量演员艺术成熟度的重要标准。传承之路,道阻且长。唯有将各位老师专家们这份对艺术的敬畏与“不惜力”的赤诚铭记于心,戒绝浮躁,以日日之功虚心前行。我们愿以微薄之力,俯身耕耘于柳琴戏的沃土,这条路,我们才刚刚启程,唯以虔诚与汗水,回报这份沉甸甸的托付



李世峰这次学习让我更多的接触到了南派柳琴,来自于徐州、安徽的几位老师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特色。戏曲唱腔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润腔"艺术。同样的曲牌,不同流派、不同演员可以唱出完全不同的韵味。学习南派柳琴时,老师强调:"要唱出'味儿',但不能失去自己的声音特质。"戏曲唱腔的板式、旋律是固定的,但通过轻重缓急、虚实明暗的变化,可以赋予唱段独特的生命力。一个简单的拖腔,可以通过气息的颤动、音色的明暗变化,表达出或悲怆、或欢快的不同情绪。经过学习各位老师的课程让我们重温上学时光的快乐,从压腿基本功的训练开始,到每一句唱腔、再到最后每一套动作的呈现,老师们每一步都的非常详细,让我们获益匪浅。



周俭:踏入临沂大学的那一刻激动兴奋,自工作以来就没有再接受过集中的培训令我很兴奋,熟悉的味道又回来了,刚开始练功“山膀”“云手”,只觉浑身关节如锈蚀齿轮,僵硬滞涩。老师的手如铁钳般精准地矫正:臂需圆撑如抱月,指尖凝聚千钧力,眼神更要随指尖流转,如鹰隼锁定猎物。为求一个“圆场步”行云流水,双膝微曲如坐虚凳,足尖轻碾地面,每一步皆需稳如磐石又轻若飞絮。身段学习之路,是永无止境的攀登。一个眼神的韵味,一个转身的劲道,一次水袖抛出的弧线,皆需千锤百炼。我深知此道艰深如海,唯愿以身为舟,以恒为桨,怀着永不熄灭的敬畏,向着那凝聚了千年东方智慧与生命华彩的艺术彼岸,奋力划去。


陈瑞彬:学习过程中,中国戏曲学院的老师给我们一招一式的重塑了戏曲的基本功,唱、念、做、打四功手、眼、身、法,舞台上的唱念做打都需要演员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表现力。在角色塑造方面,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专业性的戏曲演员塑造人物角色的方法。柳琴戏通过对各类型人物声音特质的高度提炼和艺术夸张,形成了程式化的行当演唱方式。今后,我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柳琴戏,为柳琴戏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邵丹:这次参加学习学到的知识非常丰富,在基本功这门课程中,戏曲身段结合气息的运用来展开学习,从站姿、手势、眼神、亮相等方面从基础讲起,为我们规范了戏曲身段运用在把子功上的问题。我感受最深的是老师为我指导了提气踏步的站姿,立身收腹,重心明确的技巧,让我从不规范到规范化,学习就是在细节中出大成绩,通过学习解决了我多年的重心运用困惑。这次学习对我们学员来说是一次非常好的学习机会,让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了进步的快乐,为我们以后的戏曲生涯再次夯实了传承的根基。


 

上一条:市柳琴中心助力山东美食争霸赛临沂队  下一条: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事业党支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7月份集中学习暨廉政自省日活动

关闭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