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日,山东省“戏剧编剧高级研修班”、“灯光设计高级研修班”在中国戏曲学院举行结业典礼,我中心徐卫明、黄磊圆满完成全部课程、顺利结业。来自全省的20名编剧班学员、26名灯光设计班学员参加此次培训班。
此次在北京分别举办戏曲编剧、灯光设计两个研修班,是省文化厅在十艺节之后、为推进齐鲁舞台艺术持续发展而组织实施的又一项人才培养工作。
培训班成功邀请到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戏曲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的周育德、俪子柏、王安奎、罗锦鳞、邵宏超等专家名家任教。教授们的丰富广泛的戏曲戏剧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让学员们受益匪浅。编剧班、灯光设计班开设的课程,结合授课专家丰富的舞台实践经验进行讲解,帮助广大学员全面了解最新创作理念,了解、提升创作技法,提升了学员的艺术眼界和艺术感受力,引导学员树立一流追求目标。受到广大学员的热烈欢迎。为今后如何成为中国戏曲戏剧编剧的殿堂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
学员们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白天连续上7小时的课程,晚上赶赴校外的各个剧场赶场看戏,平均每天学习时间10小时以上,没有一个学员叫苦叫累、中途退出。勤奋的学习、深入的思考结出了累累硕果。灯光班学员黄磊在“学习体会”中写道“在一个月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的不仅仅只是知识,更是在视野上的一次开阔、在精神上的一次洗礼。”编剧班徐卫明创作的大型现代戏曲《岁月拾缀》,获得了主讲教授郝荫柏的好评,并在作业评测会上,第一个做了点评。小型电视剧本《好人难做?》,被留校作为导演系拍摄剧本之一。
在校期间,学员们之间也收获了彼此的友情。他们约定,今后将互帮互助、团结一心,为山东的戏曲艺术事业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附:黄磊同志的学习心得
《山东省2014级国戏灯光高研班学习报告》
转眼间在国戏一个月的灯光进修课程已经结束了,在这一个多月的学习过程中,我学到了许多,也听到了、看到了许多。在中国戏曲的最高学府里我学到的不仅仅只是知识,更是在视野上的一次开阔,在思想上的一次洗礼。我把我本次学习中所得到的东西总结如下:
一、学习中的知识收获
一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一个月中,我不仅学到了灯光方面的知识如灯光系统的基本构建、灯光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灯光设计的基础理论,更多的是学到了许多关于戏曲编导、剧本解读、西方古代戏剧史和摄影摄像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因为现代的灯光设计已经不再是以往的以照亮为主的没有太多技术在内的行业,随着科技进步的不断发展它已经转变成为舞台美术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部分。好在老师在授课上是有别于普通的本科班,与我们学生之间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课堂形式。有不懂的当面提问,由老师解答。这种学习方式更好的促进了我们的理解和消化,如在由周子庆老师教授的第一节《灯光控制系统理论基础》课程中,在对欧洲歌会的灯光系统构建进行讲述时,我就对BACO灯的轨道镜的使用问题提出了疑问,周老师现场作答,印象非常深刻。虽然开设灯光方面的课程较少,大多数是其他专业的课程,但是在学习过之后,我渐渐的发现了它们与灯光设计之间所存在的密切的联系。在来国戏学习之前,我印象当中的灯光设计专业是一个多专业交叉的边缘化专业,但在一个月后的今天,我深刻的认识到了灯光设计专业在舞台演出中所起到的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灯光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更需要对编、导、演等各个方面都要有深入的了解。像剧本的解读、导演的意图、演员的调度等等方面都无时无刻不影响着灯光设计的方向和效果。通过短短一个月的学习之后,我已经学到了编、导、演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在回到单位以后,更要加大这方面的学习力度。
二、视野上的开阔
在北京的这一个月,我共参加现场演出观摩八次,教室观看演出视频资料十余次。这么多精品大剧目的连续观看对于我来讲是空前的,收获也是巨大的。我在观看的过程中时时的思考该剧目关于舞美、关于灯光、甚至是关于编导演方面的优点所在,在观看结束后更是及时的整理观后感。这种观摩记录的形式使我的视野一下得到了巨大的开阔。很多新型灯具的使用方法和灯光设计上的新理念都随之在脑海中成型。特别要说到的是在宋晓强老师开设的《舞台美术与灯光设计》课程中,他讲解的荧光粉涂染过的雪花在舞台灯光下出现的特殊效果使我茅塞顿开:把在生活中常见的和常用的东西应用到舞台灯光的设计当中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当然这是需要有一定的生活积累和个人的想法在里边的。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我一定会注意积累这一方面的知识。我相信通过这次量的积累在回到单位消化后一定会形成一次质的飞跃。
三、精神上的洗礼
如果有人问我这次在国戏得到的最珍贵的东西是什么的话,我会告诉他是对我精神上的一次洗礼。虽然从事戏曲和舞台灯光设计方面的工作已经十年了,但真的没有认真的从戏曲的本质上去了解过她。通过这次国戏的系统性的、基础理论性的学习之后,我对戏曲的本质上有了一定的认识,也深刻的意识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校期间,我有幸与加拿大导演罗伯特•里德有过一次短暂的交流,他认为中国的戏曲已经渐渐的被西方戏剧文化所侵袭,如果不及时的进行保护的话,说不定几十年后中国戏曲将名存实亡,这句话对我的触动很大。我想发扬国粹保护戏曲不应当仅仅只是一个口号,而应当是每个戏曲人应该为之终生努力的目标。特别是现在地方戏曲的发展受到很多方面的制约,如何留下来、走出去将是以后地方戏发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在创新的基础上如何保证本身的精华也是需要思考的问题。戏曲的每一次改革不应当是盲目的照搬,而应该是条理的、科学的。我将会以此为目标努力奋斗。
能有这么一次灯光设计学习的机会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我想在国戏度过的一个月将会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我将以本次学习作为起点,在回到单位以后积极用心的消化掉本次学习所得到的知识和收获,争取以后在自己的艺术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
黄磊
临沂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